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Scirpus × trapezoideus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19秒
五稜藨草
Scirpus × trapezoideus Koidz.
中国植物志>> 第11卷 >> 莎草科 Cyperaceae >> 藨草属 Scirpus

五稜藨草(杂种)图版XIl,8-11

Scirpus×trapezoideus Koidz. in Bot. Mag. Tokyo XXXIX (1925) 26, T. Koyama in Journ. Fac. Sci. Univ. Tokyo, Sect. 3, Bot. VII (1958) 362.

丛生,具许多细长须根。稈高50-70厘米,直径约2毫米,圆柱状,平滑,基部具2个鞘;鞘长3-12厘米,初为缘色,后为绿褐色,上端开口处为斜截形,常沿干膜质部分开裂,顶端急尖或渐尖,无叶片。苞片1枚,为稈的延长,直立,长在10厘米以上,基部稍扩大,有膜质的边缘;小穗3-7个聚集成头状,假侧生,卵形或长圆状卵形,长5-10毫米,宽3-4.5毫米,具多数花;鳞片宽倒卵形或椭圆形,舟状,顶端急尖,膜质,长约3.5毫米,背面灰绿色,具1条明显的中肋,常延伸出顶端呈短尖,两侧棕色,具暗红棕色短条纹,具缘毛;下位刚毛6条,等长或稍长于小坚果,有倒刺;雄蕊3,花药线形,长约1.5毫米;花柱稍短,柱头3。小坚果广倒卵形,双凸状,长约1.8毫米,黑褐色,有光泽。

产于我国福建西部、台湾和广西;日本也有。

根据T. Koyama,本种系S. juncoides Roxb. var. ohwianus T. Koyama × S. triangulatus Roxb. 二者的杂交种,但是var. ohwianus不分布在大陆上,因此,作者把闽、桂的这种植物视为S. juncoides Roxb. ×S. triangulatus Roxb.的杂交种,可能更符合实际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61《中国植物志》第11卷 033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
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eae
莎草目 Cyperales
莎草科 Cyperaceae
藨草亚科 Scirpoideae
藨草族 Scirpeae
藨草属 Scirpus
图版XIl,8-11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